罗大伦讲道德经第二章: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
各位朋友大家好,昨天我们聊到了“无为”的含义,很多注释《道德经》的人把无为解成什么都不做,最多解成不妄为,什么是不妄为?妄的边际在哪儿?我们也搞不清楚。所以,我说这都是不完整的,大家要知道,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是给领导者写的,“无为”是领导者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去刻意捞取作为,所以“无为”是对自己的,把自己的欲望放低,不要随意去捞取、去干扰百姓等等。但是历朝历代,大家在解“无为”的时候,把“无为”的概念解
各位朋友大家好,昨天我们聊到了“无为”的含义,很多注释《道德经》的人把无为解成什么都不做,最多解成不妄为,什么是不妄为?妄的边际在哪儿?我们也搞不清楚。所以,我说这都是不完整的,大家要知道,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是给领导者写的,“无为”是领导者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去刻意捞取作为,所以“无为”是对自己的,把自己的欲望放低,不要随意去捞取、去干扰百姓等等。但是历朝历代,大家在解“无为”的时候,把“无为”的概念解
各位朋友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接着聊《道德经》,今天聊的《道德经》基本上开始接近老子讲的思想的核心了。老子第一章上来先讲了“天之道”;第二章上来先告诉大家去掉形名之分,不要追求那个固定的标准,不要追求所谓的名誉,因为那个东西都是相对的。接着老子讲了这样一段话:“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,这是帛书甲本、乙本的版本,在通行本里边讲的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”,没有什么大的区别,我们以帛书乙本为主。“是
各位朋友大家好,今天接着来跟大家聊《道德经》。老子前边告诉我们说“有无之相生也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形也”,什么意思?是说所有的条件都是互相比较才出现的,我们不要认为这个条件是永恒的,你追求这个永恒的标准是没用的。接着老子聊的是什么?“高下之相呈也”。老子说的“高和下”也就是说高和低,也是这个道理,“高”您说它永远高吗?不是的,是相对而言出现的。我举个例子,我们老家沈阳有一个地名叫高楼,这个高楼
前边老子告诉我们,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,皆知善,此不善矣”,什么意思呢?是我们不要追求单一的标准,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相比较出现的,当所有人都追求同一个标准的时候,问题就出现了。比如,天下都说就这个东西美,您画问号吧?为什么呢?这种状况是不美的,而且这时候不美就出现了,这事有可能就是令人讨厌的。老子这话是专门给领导者讲的,都夸公司领导多么善良,当所有人都夸你的时候,问题一定出现了,为什么?这种情况
朋友们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聊《道德经》的第二章的第二句“皆知善,此不善矣”,这个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本的内容,乙本的叫什么呢?乙本说成是“皆知善,斯不善矣”,有个“斯”字。郭店竹简什么样的呢?是“皆知善,此其不善矣”,多一个“其”字,现在通行本是什么样呢?“天下皆知,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”,这个我觉得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,只不过是在句式上有区别,所以我们按帛书甲本来定,这话应该是“皆知善,此不善矣”。这